除了平日的教學外,我也一直很注重校內考試時的試題設計及分析,其中一個原則是「教什麼,考什麼」,基本上試題是要考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果,因此題目雖然要有鑑別度,但絕對不是想要考倒學生!否則將造成反效果。

而公民與社會納入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後連著兩年的指考考題,當然也是我及全國其他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都非常關注的重點,雖然「考試領導教學」是一種現實的無奈,但關係著學生的未來,身為教師的我們自然會將焦點放在大考的學測及指考試題到底考什麼?去年公民與社會科的指考試題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效果,但也同時有很多批評,今年的批評也沒有少!

不過,我想提供另一個觀察的角度:這兩年,有個現象,不曉得大家注意到了沒有?那就是連續兩年,由補教協會提供給媒體的「參考解答」,都出現了不少錯誤!對照大考中心的正式解答,今年錯得更多了,我大概計算了一下補教協會的「得分」,只有72分左右!這顯示了什麼?連補教協會的解題高手,都只有這樣的分數,那廣大的高中學生呢?甚至,講難聽一點,恐怕很多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都冒了一身冷汗,心裡面嘀咕著:「怎麼出這種題目?連我都不一定會!」

依現行的課程綱要,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的內容,包含了「心理學」、「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的內容,一般高中學生要能全面的學習非常不容易,而且當初在師資培育的配套不夠完整下,全國各地區或各個學校師資的專業性皆頗受質疑,更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及應考的準備。即使在公民與社會科納入指考已經第二年的現在,在相關師資培育課程的「廣度」及「深度」上都有很多必須改進的地方,而出題的大學教授們並不了解這種情形,只是看著課綱及教科書的內容來出題,沒有顧及到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所以相信今年的指考試題不僅會考倒許多學生,甚至連許多教師也無法正確解題。

在此,我除了呼籲相關學者專家能稍稍放下自己學科的本位主義,把關心的重點放在「學生」(包含師培生及高中生)上,而不是在師資培育各個學科領域的「學分」數上!更重要的是,出題的大學教授們在教學現場困難重重的情形下能夠高抬貴手,在出題時,能夠再考量一下現在學生學習的狀況,減少一些需要多層次「推論」的題目,避免出現另一種因為師資及教學而產生嚴重不公平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stice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